无尽的拉格朗日战舰阵容
无尽的拉格朗日战舰阵容搭配需要围绕舰船定位、站位、功能互补以及战略意图展开。核心思路是将舰队分为主力队与输出队,主力队侧重抗伤与持久战能力,通常以前排高防御舰船如ST59、奇美拉级为基础,搭配中后排火力舰如大帝级战巡或永恒风暴级巡洋舰;输出队则追求高速高攻,以红宝石离子炮型、艾奥级对舰型为核心,通过移动速度优势实现战术包夹。舰队编组需确保每艘舰船的战斗序列与武器类型能形成互补,例如防空型舰船应对敌方航母,攻城型舰船针对基地拆除。
防御型舰船优先强化护甲、能量抗性及减命中属性,例如ST59建议点满装甲系统的能量抗性与护甲值;输出型舰船则侧重冷却缩减、暴击与伤害提升,如雷利亚特隐身型需优先点满策略技能与暴击率。载机舰船需根据搭载的护航艇或战机类型调整,例如蜂巢守卫者护航艇需强化对舰伤害与命中率。技术值分配需避免平均主义,核心技能必须优先激活,冗余点数再补充次级属性。
前期需优先建造工程舰提升资源采集效率,中型工程舰搭配载货型721可显著提高计划产量。战斗舰船应分阶段投入,初期以FG300装甲型、澄海级等低成本护卫舰过渡,中期逐步替换为雷利亚特、枪骑兵等驱逐舰。高价值舰船如太阳鲸航母或卡利斯托鱼雷型战巡需预留足够资源与蓝图技术值,避免因仓促建造导致战力断层。
面对以舰载机为主的敌人时,需在主力队中编入光锥防空型或载有维塔斯B的KCCPV2.0驱逐舰;遭遇高闪避舰队时,可选用离子炮武器或无视护甲的红宝石级针对性克制。攻城作战需单独编组高速拆家队,以云海级、诺玛支援型为核心,利用其高攻城属性快速拆除敌方设施。舰队移动速度需保持一致,避免因低速舰船拖累整体机动性。
后期舰队强度依赖技术值与子型号开发。同一舰船的多个子型号需分工明确,例如艾奥级对舰型侧重输出,侦察型则强化索敌能力。技术值富余时可研究专项强化模块,如阋神星L级的定制火炮或谷神星支援型的双倍治疗量提升。需注意舰船平衡性,过度强化单一属性可能导致战术僵化,合理分配技术值才能应对复杂战场环境。